а√天堂在线官网-久久婷婷久久-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www.91xav|www.zzqcyp.com

網站首頁 > 神農島 > 省市縣三極聯動: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中國實踐

省市縣三極聯動: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中國實踐

image.png


導語:在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中,省、市、縣政府如何定位與分工?


在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時代大潮中,省市縣政府如何定位與分工,才能不發生錯位、失位和搶位?如何站在全局高度系統規劃,推動并引領農業品牌建設高質量發展?這一直是全行業的難點和困惑。


福來咨詢、中國人民大學品牌農業課題組在探索實踐和總結國內外典型案例的基礎上,提出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三極聯動之道:省市農業服務品牌為面,省市大單品品牌為線,一縣一業品牌為點,點線面結合,協同發力,實現三極聯動。

image.png


一極:省市農業服務品牌,服務地方,倒逼地方

在推動公用品牌建設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任務中,省市級政府(尤其是省級政府)是關鍵引領力和推動力,要立足全局,高瞻遠矚,通過省市級農業服務品牌,搭平臺、做支撐,進行價值賦能、政策賦能和服務賦能,發揮兩大職能:服務地方,倒逼地方。


具體而言,省市級政府的核心工作是搭建四大平臺:


image.png



價值平臺

根據省市的人文歷史、地理位置、生態特點、農業稟賦,提煉出一個省市的整體農業靈魂,并創作傳播口令、設計傳播標志和形象,形成省市農業價值平臺,從而為省市特色優勢農業產業、一地一特農產品進行價值賦能。


如“河北農品”“云南綠色食品牌”“麗水山耕”“洛陽源耕”等,都屬于此類。


價值平臺有兩點需要強調,一是其名稱必須實名制,一定要體現省市名。二是要明確傳遞省市農業的特色和價值,要有“靈魂”。


像廣西提出了“壯美廣西,生態農業”,強化“壯美”、“生態”的價值;海南提出了“海南農品,四季領鮮”,占領“四季新鮮”的價值。



宣銷平臺

即統一的宣傳和銷售平臺。


酒香也怕巷子深,一方面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權威主流媒體發出強音,全方位傳播省域農產品(農業)價值,如廣西、河北、湖北、江西等省在CCTV的宣傳。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類似的廣告宣傳一定要把省內特色產業帶出來,而不是單純的形象廣告。


廣西的做法值得借鑒,在傳播“壯美廣西,生態農業”“廣西好嘢”整體價值的同時,把橫縣茉莉花、容縣沙田柚、柳州螺螄粉等代表性區域公用品牌,同步融進去,帶出來。


另一方面,通過政府權威和資源,對接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今日頭條、一畝田、新發地等,搭建統一的市場銷售平臺,為全省農產品銷售鋪設高速通路,如陜西農業農村廳整體對接拼多多;也可以自建平臺,如寧夏的“鄉味寧夏”、云南的“云品薈”等,但這個要求比較高,投入資源也比較大,建議要慎重。同時,以整體形象主辦或參與各種展銷對接活動,資源更集約,效果更明顯。


1.jpg


2019年,福來咨詢為河北省農業品牌建設服務,為其省級農業服務品牌創意設計的“河北農品,百膳冀為先”,就彰顯了河北農業的區域優勢和產業特征。


“百膳冀為先”立足河北環繞京津的獨特區位優勢和多樣化的地形地貌、產品優勢,將“百善孝為先”的心智公共資產,轉化成河北農品的私有品牌資產。“河北農品,百膳冀為先”以整體形象亮相2019全國農交會,帶動全省各地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龍頭企業品牌走向全國。“河北農品,百膳冀為先”還被寫入河北省委省政府2020年“一號文件”。



政策平臺

農產品品牌建設是鄉村振興(產業興旺)、脫貧攻堅、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戰略抓手,需要省市政府通盤考慮、統籌謀劃、引導引領,做好政策層面的頂層設計,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和政策優勢。


包括發展理念、發展目標、產業政策、金融政策、市場主體培育、品牌建設、部門協作、組織考核等。


廣西近幾年非常重視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積極開展國家和自治區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農業品牌目錄制度創建,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把公用品牌建設納入地方實績考核指標,建設了一批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管理規范、效益明顯、帶動力強的“產業園”、“特優區”,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成效卓著。



管服平臺

發揮省市級政府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整合國內外各種優勢資源,搭建省市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管理和服務平臺,做企業和縣級政府想做但做不了的事。


包括科研支撐平臺、交易物流平臺、認證服務平臺、質量追溯平臺、市場交易平臺、電商人才培育孵化平臺等。


如山東省人民政府與農業農村部在壽光聯合建立的“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對于占領全國蔬菜質量標準制高點,促進山東蔬菜產業提質增效,引領中國蔬菜產業質量標準升級意義重大。


特別強調:省市農業服務品牌的重點在省域,對市域來說,并非必選項。必須滿足三個基本條件:1、品牌命名實名制;2、文旅資源豐富;3、戰略性持續投入的能力和魄力。否則,千萬不要輕舉妄動。

 

二極:省市大單品品牌,聚焦一產業,影響全行業

站在全國甚至全球的角度,從外向內看一個省市的特色農業產業資源,找出全國乃至世界第一、唯一或領先的優勢特色產業(品類),打造超級大單品品牌,形成特色優勢產業連片聚集效應,帶動全省市的品牌農業經濟發展。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發布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也是以省市為主。


如:國內的寧夏枸杞、河北梨、云南花卉、玉樹牦牛、興安盟大米、壽光蔬菜等;國際上的有法國波爾多葡萄酒、美國愛達荷土豆、加州巴旦木、華盛頓蘋果、克里特橄欖油等。


湖南茶油經過數年的品牌打造,逐漸形成“東方橄欖油”的價值認知和品類地位,奠定了“世界茶油看中國,中國茶油看湖南”的產業格局,成為湖南農業的新名片,也成為省域農產品超級大單品品牌建設的新亮點。


打造省市大單品優勢品牌,有三大益處:


第一,資源更聚焦,每個省市農產品品類眾多,必須聚焦資源突出重點,影響力和帶動力更強。第二,更易搶占消費心智,突出一兩個超級大單品,消費者印象更加深刻,也更易成就第一或唯一。第三,制造榜樣效應,打造一兩個頭部產業,以點帶面,更有示范效果,能更好的帶動和實現特色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


特別強調:省市政府的工作重點,是集中精力做好農業服務品牌,對于省市大單品品牌打造,并非必選項,必須滿足三個基本條件:突出的產業特色(優勢)、足夠的產業體量、可控的質量標準。


如果條件不具備,一定要寧缺毋濫,有所為有所不為。譬如湖南紅茶公用品牌的打造,有點勉強,倒不如打造湖南黑茶更有價值。

 

三極:一縣一業品牌,是著力點,是主戰場

黨中央明確要求,縣委書記要當好鄉村振興的“一線總指揮”,其重要戰略抓手,就是區域公用品牌。縣域(包括區、旗、縣級市),是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主力軍和主戰場。一縣一業品牌就是要以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為戰略抓手,全面推動縣域的鄉村振興、產業興旺和高質量發展。同時也是對省市農業服務品牌和省市大單品品牌的強力支撐。


一縣一業品牌,不搞大而全的多品類品牌是關鍵!

一定要先聚焦人財物打造一個主導產業,如:洛川蘋果、盱眙龍蝦、容縣沙田柚、三江早春茶、伊川小米等。


廣西橫縣,擁有茉莉花、甜玉米、雙孢蘑菇、蔗糖、桑蠶等多個全國性優勢產業,但在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上,第一步只聚焦在橫縣茉莉花上,集全縣之力把橫縣建設成為“世界茉莉花產業中心”,推動茉莉花產業向更高質量發展。


2020年茉莉花(茶)年綜合總產值達到125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區域經濟發展引擎。在此基礎之上,開始謀劃橫縣甜玉米的公用品牌建設。


1.jpg


《道德經》第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徑。一個縣域,將多個產業裝入一個區域公用品牌,或者在主導產業尚未立起來就同時推進多個產業的區域公用品牌,都是想走捷徑而“誤入歧途”的典型表現。


一縣一業品牌實施,統一領導,統籌規劃,至關重要。

要由省市政府統籌,根據省市的整體規劃來選擇和實施,避免各自為陣,分散資源。尤其是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資金使用,要做到專款專用,明確產業基礎投入和品牌創建的軟硬投入比例,避免地方政府不會花、不敢花、胡亂花。


為避免效果打折扣,一縣一業品牌建設,必須作為一把手工程,列入地方黨政一把手的實績考核體系。


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的發展實踐,走在了全國前列。按照“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發展模式,聚焦茶葉、花卉、水果、咖啡等8個優勢產業,全面落實“抓有機、創名牌、育龍頭、占市場、建平臺、解難題”6個方面舉措,在全省擇優創建20個 “一縣一業”示范縣,給政策,給榮譽,給支持,做大做強做優主導產業,構建完善的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把經營主體引入“一縣一業”發展大格局,通過“服務地方,倒逼地方”,兩年時間,成效顯著。


1.jpg

2.jpg


總之,以省市農業服務品牌統籌全局,綱舉目張;以省市大單品品牌為特色優勢產業名片,樹大影響,做大帶動;以一縣一業品牌為抓手,做強一點,帶動一片。點線面結合,三極聯動,各司其責,互為支撐,形成上下合力的高效聯動效應。


省市縣三極聯動,完全遵循《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提出的“要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建立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績考核制度。”


目前來看,省市縣三極聯動,是基本符合我國國情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之道,值得進一步實踐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