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4月8日,數字農業和品牌建設戰略暨開江路徑選擇專題講座在四川開江召開,這是今年神農公益大課堂繼四川、廣西之后的又一活動。
4月8日,數字農業和品牌建設戰略暨開江路徑選擇專題講座在四川省開江縣召開,全縣農口領導干部及龍頭企業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旨在以專題培訓、現場授課、實地調研、座談研討的方式,就數字農業產業供應鏈、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精準農業和農產品電商化方面進行專題培訓,全面解讀探討在電商時代下的區域農業發展方向和思路。
會前,福來咨詢董事長、中國人民大學品牌農業課題組組長婁向鵬與開江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黃櫓潔一同調研開江縣“稻田+”稻漁園區。
在第二天舉行的數字農業和品牌建設戰略暨開江路徑選擇專題講座上,婁向鵬做了《鄉村振興 品牌引領——開江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和方法》主題分享。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縣委書記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農”工作上,當好鄉村振興的“一線總指揮”。婁向鵬在發言中強調,鄉村振興是三農工作的抓手,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抓手,品牌強盛是產業興旺的抓手。品牌建設是推動區域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抓手。
盱眙龍蝦國民級區域品牌如何養成?福來咨詢為盱眙龍蝦重新制定“高品質小龍蝦”的戰略之根,明確以質量對抗數量的發展方向,搶位“小龍蝦美食發源地”戰略高地。同時,提煉品牌靈魂“蝦中貴族”,創作品牌口令“小龍蝦里的白富美”,重塑盱眙龍蝦品牌價值。2020年,盱眙龍蝦品牌價值203.92億元。盱眙龍蝦產業覆蓋全國20多個省(市、區),影響海內外20多個國家,帶動數百萬人就業,拉動消費近千億元。
位于四川省東部、大巴山南麓的達州市開江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素有“巴山小平原,川東小天府”之美譽。近年來,開江縣憑借起良好的地理和氣候優勢,大力發展“稻田+綜合種養”的農業發展新模式,除了傳統的水稻種植,大閘蟹、小龍蝦和魚等也連年豐收,成為了當地一張靚麗的名片。
婁向鵬指出,四川省開江縣目前面臨三大挑戰:主導產業不鮮明、品牌(產業)附加值低、缺乏全國性領軍企業。怎么辦?婁向鵬給出新時代農業品牌創建的中國道路和中國方法:雙輪驅動、三級聯動、戰略尋根、品牌塑魂,并結合橫縣茉莉花、興安盟大米、仲景香菇醬等福來實操案例作了詳細闡述。
雙輪驅動,即:政府主導、企業主營。沒有政府主導,產業像一盤散沙。沒有企業主營,政府主導落不到實處。政府和企業,要從互懟到互愛,優勢互補,相互協力、共同驅動,這是中國農業現代化、品牌化的必然選擇。
政府主導:頂層設計,做好區域公用品牌
首先從區域公用品牌開始,這是政府主導的品牌戰略大戲,這是全局性、前提性、基礎性的工作,充分為產業發展進行鋪路與賦能。
企業主營: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的載體和主體
如果企業實力弱小,擔當不了產業興旺的重任,那么政府就要培育能夠擔當大任的聯合體企業。
聯合體企業是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的載體和主體,由龍頭企業、中小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組成,以區域公用品牌為基礎,以分工協作為前提,以規模經營為依托,以利益聯結為紐帶,以企業品牌為抓手,形成實體化、法人式的新型經營主體,代表產業和品類進行市場經營,成為產業和品類中的中堅力量和“帶頭大哥”。可以助力解決劣幣逐良幣和消費者不知道選擇誰的問題,讓長期困擾陽澄湖大閘蟹等公用品牌的搭車蹭光、假冒偽劣問題沒有生存基礎。
西峽香菇是中國香菇產業老大,全國香菇出口第一, 總產量占全中國香菇的近1/5, 年產值50億元以上。仲景食品立足西峽香菇,開創香菇醬新品類。福來全程策劃,借勢香菇營養認知,定位“營養佐餐醬”,對位老干媽,切割佐餐醬空白市場,創意“采蘑菇的小姑娘”品牌圖騰,構建“炒菜拌飯香”消費場景,8年賣出30個億!2020年,仲景食品正式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菌菇深加工產業第一股。總市值達121.8億元。
三極聯動:省市縣三級政府分工協作
在省市縣品牌構架上,要三極聯動。要站在全局高度系統規劃,做好省、市、縣三級政府分工與協作:省市農業服務品牌、省市大單品品牌、一縣一業品牌,點線面結合,推動農業品牌建設高質量發展。
一極:省市農業服務品牌,以省為主,服務地方,倒逼地方。在推動全省公用品牌建設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任務中,省級政府是關鍵引領力和推動力,搭平臺、做支撐,進行價值賦能、政策賦能和服務賦能,發揮兩大職能:一個是服務地方,一個是倒逼地方。如:云南綠色食品牌、河北農品。
二極:省市大單品品牌,聚焦一產業,影響全行業。站在全國甚至全球的角度,從外向內看一個省的特色農業產業資源,找出全國乃至世界第一、唯一或領先的優勢特色產業(品類),打造超級大單品品牌,形成特色優勢產業連片聚集效應,帶動省市的品牌農業經濟發展。如:國內的有吉林大米、紅河梯田紅米、興安盟牛肉、寧夏大米、烏蘭察布馬鈴薯等;國際上的有法國波爾多葡萄酒、美國愛達荷土豆、加州巴旦木、華盛頓蘋果等。
三極:一縣一業品牌,是著力點,是主戰場。聚焦打造一個主導產業,如:盱眙龍蝦、橫縣茉莉花、伊川小米、容縣沙田柚、橫縣甜玉米等,避免全品類、全域性的品牌打造誤區。
農產品講究產地、基因和血統,獨特的產地生態、自然稟賦和歷史文化,是農業品牌的“根與魂”。新時代農業品牌建設的王道,就是做有根有魂的事。“根與魂”是任督二脈,打通,則產業更順暢,品牌更長久。
為戰略尋根
一個企業、一方政府,做農業品牌首先要做戰略。福來咨詢主張,戰略一定要尋根,戰略有根,則經營不糾結,資源不浪費,競爭不乏力。根深,方能葉茂!沒有根的企業,想法多,做不強,長不大。
戰略之根,是生存和發展的根基,是安身立命的事業地盤。它明確了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戰略尋根,就是選擇做有優勢、有需求、有基因、有未來的事情,就是求證區域產業生存與發展的理由。
都說草原上不出產大米,品質堪比五常大米的興安盟大米如何快速上位?借區位之實,成區位之勢,福來為興安盟大米制定“東北上游生態大米”的戰略之根,塑造三凈品牌靈魂,創意“東北上游,凈產好米”的品牌口令,形成黑龍江、吉林、興安盟,中國好米金三角競爭格局。興安盟大米對品牌的新形象,新價值傳播不到兩年,就實現了量價齊增30%。
為品牌塑魂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品牌也是一樣,每一個品牌都要有靈魂!魂立則心動。沒有靈魂的品牌,如行尸走肉,難以存活于心。
品牌靈魂是基于消費集體意識洞察,是直擊消費者的強大心智共鳴和消費動因,是決定品牌現實與未來的競爭原力。
在消費者心智中,建立產地、文化、品種、品質價值差異,是決定農產品品牌成敗的第一因素,也是尋找品牌靈魂的源泉,這是農業的特殊性,是與做工業品品牌最大的不同。
《茉莉花》是中國“第二國歌”,是代表中國文化的世界級公共資產,2008年奧運會頒獎儀式的背景音樂就是它。福來咨詢為橫縣茉莉花區域公用品牌創作的品牌口令,就嫁接搶占了《茉莉花》這首歌曲中最有傳唱度的一句——“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將這句大眾最熟悉的歌詞改造成橫縣茉莉花的私有品牌資產和超級品牌口令——“好一朵橫縣茉莉花”,讓你不管是聽到還是看到,都會念念不忘,還會去傳唱,實現一句頂一萬句的傳播效應。
在演講的最后,婁向鵬提出開江農業亟需一場頂層設計,為開江的產業尋根,為開江的品牌塑魂,圍繞根與魂進行戰略配稱,以激光穿透模式進行傳播推廣,開啟開江農業高質量發展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