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向鵬出席袁隆平院士專家工作站授牌儀式暨興安盟大米論壇,并做主旨演講
10月16日,袁隆平水稻院士專家工作站授牌儀式暨興安盟大米產業發展論壇在烏蘭浩特市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水稻育種專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團隊、國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齊紹武教授等、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朱恩林、中國優農協會副會長岳春利、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廳廳長孫俊青等廳局領導、興安盟委書記張恩惠等盟區領導出席活動。興安盟大米戰略品牌顧問(詳情請點擊:婁向鵬出席袁隆平院士專家工作站授牌儀式暨興安盟大米論壇,并做主旨演講)、福來戰略品牌營銷咨詢機構董事長、中國人民大學品牌農業課題組組長婁向鵬老師應邀出席活動并做主旨演講。
開幕式上,興安盟委書記張恩惠在致辭時說,借助袁隆平院士團隊技術力量和科研優勢,必將有效激活革命老區興安盟農牧業科研機構和生產企業的研發資源,提高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率,極大地提升“興安盟大米”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同時,通過與袁隆平院士團隊的深入合作,也將顯著提升興安盟農牧業科技人才隊伍層次,提高全盟農牧業產業技術水平,加快推進全盟經濟高質量發展。
接下來,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宣讀袁隆平水稻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立批復文件,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為興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專家工作站授牌,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授予“興安盟大米”“2018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榮譽稱號,并頒發了“2018十大好吃米飯”證書,中國人民大學品牌農業課題組為興安盟頒發了“品牌大米案例研究基地”證書。
當天,興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專家工作站正式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水稻育種專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表示,將帶領專家團隊全力支持興安盟水稻產業發展,加快引進推廣最新培育的“耐鹽堿雜交水稻”品種和先進技術,力爭3年內實現興安盟水稻每畝增產100公斤,助推當地貧困群眾增產增收、脫貧致富,為內蒙古的糧食生產、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同時,還要引進更多的科研團隊,拓展研究多種高經濟附加值的農林作物品種和種植技術,和草原人民一道“種好中國糧食、端穩中國飯碗”,讓興安盟“興安嶺下米糧倉、草原深處大廚房”的名氣更響、牌子更亮。
在隨后進行的興安盟大米產業發展論壇上,興安盟大米戰略品牌顧問、福來戰略品牌營銷咨詢機構董事長、中國人民大學品牌農業課題組組長婁向鵬老師以題為《開啟中國大米新食代》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中國是世界第一稻米大國,但普遍存在稻強米弱、行業散亂差、品牌公地化等問題,中國大米需要改天換地,進入一個新食代了!興安盟大米是“小產區大生態”的典型代表,婁老師從興安盟大米五個戰略思維角度及興安盟的國際坐標和價值目標做了精彩分享。
婁老師還現場深情回憶了九年前專程到中國雜交水稻工程中心拜訪袁隆平院士的情景,他向袁院士提出借鑒雜交水稻的理念,用“跳出行業看行業、跳出產品看產品”的雜交創新思維,推動和打造農副產品品牌的構想,袁院士頗感興趣,并欣然題詞“雜交營銷”。
之后,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原院長、研究員杜政、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張玉燭、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朱作峰、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原農業部有機水稻技術標準研編首席專家金連登、中國科學院博士生導師劉建明等其他6名參會專家學者圍繞興安盟大米產業發展進行了主旨演講。